韩国知名戏剧厂牌Never Ending Play近日宣布,将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变》引入韩国,于首尔大学路TOM剧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精彩演出。这标志着中国原创音乐剧首次在海外正式落地,为韩中文化交流翻开了崭新一页。
《蝶变》以1939年的上海愚园路为背景,融合了双女主、谍战、老上海风情等多元元素,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自2023年1月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以来,《蝶变》以其精湛的制作、动人的故事和深厚的情感共鸣,迅速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场场爆满,一年内演出超过150场,平均上座率高达90%以上。
此次,《蝶变》韩语版由中国瞳剧场授权,制作公司一台好戏与Never Ending Play联合出品制作。这不仅将为韩国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更将推动韩中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在韩国市场表现亮眼。 去年5月,《翻国王棋》由Never Ending Play通过版权输出的方式率先“出海”,但受限于前期准备和技术要求,仅以小型演出的形式于5月26日至27日与韩国观众见面。
相较于《翻国王棋》,《蝶变》以更直观的情节和精湛的制作,更能迅速推进至正式公演。 一台好戏韩国分社代表兼制作人赵阳表示,选择《蝶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浓厚的中国特色与韩国历史背景存在着微妙的相似性,使得故事架构和情感表达更易于引起韩国观众的共鸣。
此外,韩国音乐剧市场对女性题材作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蝶变》恰好顺应了这一市场趋势。然而,将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引入韩国市场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韩国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音乐、旗袍等,可能相对陌生。同时,剧中涉及的租界、党派纷争等中国历史背景,或多或少会影响韩国观众的理解。
而为了更好地迎合韩国观众,《蝶变》的韩国主创团队采取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并提前公开部分音乐作品,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作品。
韩中音乐剧演员的表演风格存在显著差异。赵阳表示,韩国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更注重细节和心理层面的挖掘,他们倾向于将角色的情感外化,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细腻地呈现给观众。相比之下,中国演员的表演风格则更为内敛,常常通过意境和氛围来表达角色的情感,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为了让韩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蝶变》,制作团队在舞美、灯光、编曲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打磨。通过全新的视觉呈现和音乐编排,他们不仅保留了原作品中隐晦的情感表达,还增强了故事的叙事性和戏剧张力,使其更符合韩国观众的审美习惯。Never Ending Play制作人静国玲表示:“我们在视觉和编排上进行了调整,例如使用全新的灯光和音乐编曲,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虽然文本改动不多,但通过这些调整,希望能在保持原作优点的同时,融入韩国观众喜爱的表现方式,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为更好地融入韩国的音乐剧市场,一台好戏在韩国成立了首个海外分社。赵阳表示,这不仅能充分利用韩国成熟的音乐剧产业链和人才资源,还能直接与韩国本土的创作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作品。同时,韩国政府对原创音乐剧的支持政策也为分社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将中国原创音乐剧推向韩国市场,不仅是一个商业拓展的过程,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有助于提升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和韩国音乐剧市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中国音乐剧市场规模达到13.22亿元人民币,吸引观众约395万人次;而韩国市场规模则是达到4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985亿),吸引观众约805万人次。虽然中国市场与韩国相比仍有差距,但增长潜力巨大。赵阳表示,韩国市场的音乐剧发展较为成熟,但存在同质化问题。引入具有不同风格的中国作品被视为打破市场瓶颈的机会,可能为观众带来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上月11日,中国音乐剧《飞天》成功入选世界最大的音乐剧节“大邱国际音乐剧节”闭幕作品,标志着中国音乐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执行委员长裴成爀表示,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韩国的音乐剧也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他认为,中国拥有顶级演出场地,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将有助于韩国成为与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齐名的音乐剧强国。
音乐剧《蝶变》的成功“出海”标志着韩中音乐剧交流迈入新阶段。未来,赵阳表示将继续引进更多优秀韩国作品,但选择标准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制作人对作品的热爱,唯有如此才能倾注心血;二是作品是否能与中国观众产生共鸣,挖掘市场潜力。尽管国内原创音乐剧发展迅猛,但引进优质外来作品仍是丰富中国音乐剧市场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