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国大幅调整了假期制度,五一劳动节从一天假增加至三天,国庆节从两天假增加至三天,通过前后“借”周末的方式,在春节以外拼出来两个小长假,因此有了“黄金周”的说法。在笔者的记忆里,每年小长假时,各家电视台还会争相推出诸如《五一七天乐》等特别节目,现在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了。
尽管调休的概念已出现20多年,但直到近两年“反调休”的声浪越来越强。打工人苦调休久矣,东拼西凑出的“人工假期”令人累觉不爱。像今年的五一长假,为了凑够五天长假,前后一周的周末都被“借”走了,连上五天班已经够难熬,连续两周“六连暴击”,把一个小长假夹在中间。需要打工人们在收心工作、出门消费等各种模式之间无缝切换,尤其是在“996”、“大小周”已成常态的情况下,如此放假倒不如说是“假放”。
假期存在的意义原本是让劳动者更好地休息,现在似乎变成了一种撬动假日经济的工具,每个打工人成了工具人。在各地宣传报道中,假期旅游数据、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等都被看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绩。但实际上对于每一个消费个体来说,出门面临着拥堵和坐地涨价,长假出游体验在肉眼可见地变差,而对没有出行计划的打工人,假日经济的繁荣是“雨我无瓜”的热闹,工作和生活节奏被打乱,感受只剩下“心累”两个字。当打工人对调休的不满变成一种日益强烈的集体情绪,调休的初衷被质疑时,对调休方案作出调整也该正式提上议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