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旨在从2000年代后期的数量增长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并将其打造成为高端制造业强国。该战略针对十大重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造船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进行发展。
截至2024年,由于中国企业的市场渗透,韩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举例而言,去年,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在不包括中国市场的份额中达到了27.7%,与行业龙头LG新能源(27.7%)并驾齐驱。相较于2022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增长了5.6个百分点,而LG新能源在不包括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了1.4个百分点。
若将中国内需市场纳入考虑,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达到37.4%,电池使用量达到233.4GWh(吉瓦时),而LG新能源则以13.6%的份额居于第三位。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自2019年以来,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份额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韩国石油化学行业对于中国的崛起保持高度警惕。曾经是韩国主要的石油化学产品出口国,然而,自2020年以来,中国大规模扩展石油化学制造设施,使得韩国企业在面对“规模经济”的竞争中感到压力。实际上,2020年中国乙烯产量为3200万吨,而到2022年已经迅速增至4600万吨,位居全球首位。
除此之外,作为传统制造业和国家基础产业的造船业也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升海洋平台测试、监控和验证能力,以及增强LNG船等先进船舶的全球竞争力。这些正是韩国造船业强项的高附加值领域。由于这一战略,中国去年的造船CGT(标准船换算吨位)份额达到60%,远远超过了韩国的24%。尽管韩国仍然坚持以高附加值船舶为核心的选择性招标战略,但中国已进入高附加值船舶市场,这一趋势不容忽视。
另外,中国家电企业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激烈。在2024年的CES上,中国电视家电制造商TCL在三星电子旁边设置了大型展台,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量子点Mini LED电视(115英寸)”。Mini LED逐渐成为韩国OLED电视的替代品。尽管在不考虑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的情况下,TCL仍然落后于全球第二的LG电子,但其增长势头不可小觑。
随着中国的崛起,韩国主要制造业领域面临着潜在威胁。有人认为,这是否会成为类似于日本泡沫经济后,制造业霸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的案例,进而韩国和中国正在重演这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