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后,已经携手走过三十个春秋。在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本报特别邀请韩国各界知名人士,撰文回顾韩中两国交流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过去的三十年间,我们怀揣对彼此的期望和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交流之窗,我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携手走过春夏秋冬,再次全新出发。
在韩国的北方外交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两国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受访者们在撰文中以第一视角道出韩中建交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回忆合作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并对下一个三十年寄予无限希冀。希望可以对读者更加客观、正确地理解韩中关系有所裨益。
我与中国的缘分有些特别,起始于1982年父亲的“10年后预言”——“10年后中国将开放,不管你学什么,都要学和中国有关的”。1982年我进入大学开始中国相关专业的学习,转眼就是10年,父亲的预言变成了现实。1992年韩国和中国建交,那年我进入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一边学习中国经济理论,一边从事韩国企业进驻中国相关工作。
90年代韩中建交之后,中国的经济使节团曾经前往韩国考察,他们当时为了见到还是新人职员的我,在走廊里等待了很久。使节团在看到三成洞贸易中心(现韩国贸易大厦)大楼后发出阵阵惊叹。
2000年代中国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当时韩中交流全面扩大,尤其是浦东地区的建设速度尤为迅速,睡一觉醒来城市就变了样。当时我每个月采访一位中国企业老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更深入理解中国。当时春秋航空只有1架往返于济南和上海的客机,如今公司的客机已经超过100架。电梯电视里播放生活信息的“分众传媒”如今也成为跨国企业。
2010年当时流行“离开中国制造,你能活多久?”挑战,起因是一本同名的书籍(2007年)被排成了纪录片并热播,结论是离开中国制造很难撑过一天。现在回想起来,现在中国供应链紧张的种子就是在那是埋下的。
2020年以后中国的情况愈发复杂,美中贸易战常态化。美国巩固产业政策、中国巩固贸易政策。中国增加供应时市场价格下降、收紧供应市场价格上涨,中国减少供应时供应链紧张、订单减少时海外市场萎缩。
我想为韩国对华贸易提供几点建议。首先,企业需要深耕中国内需市场。企业要精准把握政策和市场变化,向中国出口市场需要的商品与服务,这才是缓和竞争、拓宽合作空间的方向。
第二,企业要充分利用中国城市化政策。土地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改革、城市基建政策改革、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是各地政府的重点。最后,中国的养老产业市场很值得关注,2030年该市场预计将扩大到3万亿美元,美容美发、保健品、时尚产业等线上市场潜力较大。
看市场要兼备乐观和悲观的心理,乐观的人去造飞机、悲观的人去做降落伞——此为商业原理。(作者为中国经济观测研究所长、前KOTRA中国地区本部长、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外交通商系客座教授朴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