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以电影票收入作为票房计算标准不同,韩国以观众人数作为电影票房的统计标准,跻身“千万票房俱乐部”意味着超过五分之一的韩国人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首尔之春》以韩国“双十二政变”为题材改编,被视为韩国民主化运动开端的“双十二政变”是1979年12月12日,由当时的韩国陆军少将全斗焕策动发起的一场政变,导致第四共和国的结束,开启第五共和国。这一政变发生在韩国政治动荡时期,连任5届统治韩国长达16年的总统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以联合调查本部长身份对总统遇刺事件进行调查,乘机打击异己扩张势力,《首尔之春》便是描述了12月12日晚改变韩国命运的9个小时。
韩国的民主化运动一直被视为亚洲民主化运动的典范,这也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华丽的休假》《1987》《辩护人》《出租车司机》等反映民主化运动的电影均收获不俗的票房和口碑。但大多数影片着重描述“10·26”朴正熙遇刺案或光州民主化运动,《首尔之春》是韩国电影史上首部根据“双十二政变”改编的影片,以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往往难度更大,尤其是在韩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双十二政变”,如何在观众已经知道剧情大致走向和结局的情况下展开有限的艺术创作,十分考验导演的功力。
《首尔之春》中的主要登场人物未采取实名,黄政民饰演以全斗焕为原型的全斗光,突破性的光头造型在外形上“神还原”了这位“铁腕统治者”。剧中他的一段经典台词:“失败的话是叛变,成功的话不就是革命吗?”将全斗焕的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结尾叛乱实力和军队在首尔光化门展开对峙的惊心动魄场面令观众大喊过瘾。
由于种种原因,反映韩国近代民主化运动的影视作品大多未能引进中国内地,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影迷对这一题材的狂热。《首尔之春》在豆瓣上获得了8.8分的高分,并带动了中国互联网上“五学”的再度翻红。
“五学”在互联网上泛指对于韩剧《第五共和国》中历史的探讨和二次创作,《第五共和国》是MBC电视台在2005年播出的一部电视剧,总共41集,采用重演与历史资料画面相结合的手法,登场人物均采用实名,叙述了自1979年朴正熙遇刺到1988年卢泰愚就任总统期间的韩国。
《第五共和国》在豆瓣上收获了9.6分的超高分,超八成观众给出全五星好评,被赞亚洲政治题材电视剧的“天花板”。《第五共和国》在立场上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它毫无保留地揭露了全斗焕集团玩弄手段以窃取政权、不惜一切代价镇压进步力量的真面目,并对其予以鲜明的政治批判。
虽然该剧从未正式引进版权在中国播放,但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造梗能力,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上具有可观影响力,最终衍生出“五学”。各种“五学梗”的使用者自称“五学家”,本次《首尔之春》的上映被“五学家”们戏称为“团建”。
“五学家”们不仅对《第五共和国》剧情如数家珍,甚至连剧中人物的台词也可大段背诵,并由此衍生出相当多的梗或meme,比如“卡卡、西冰库、空输、忠诚”等等,在与韩国相关的政治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而其中以“忠诚”和“卡卡”最为常见,“忠诚”是朴正熙执政时期,韩国陆军大量部队官兵使用的敬礼口号,也是现在韩国国防部直属部队、陆军警察等多个部门通用的敬礼口号,卡卡是阁下(각하)的韩文谐音,在第六共和国金大中前,是对韩国总统的敬称。
此外,剧中还有大量名场面及名台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B站上可轻易找到“五学入门指南”,“知乎”上也有对“五学”的详细介绍。例如“除虫射日”来自于前青瓦台警卫室长车智澈“天无二日”和前中情部部长金载圭“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能搞好政治呢?”这两句台词,甚至一些官媒也会偶尔引用此梗。“西比西比苦迭塔”由韩语“1212”空耳和“政变”的法语coup d'état音译而来,每到12月12日,大量“五学家”会制作视频纪念“西比西比”XX周年。
剧中最经典的梗当属“全小将”,这本是剧组道具出现失误,由于汉字“少”和“小”在韩文中对应同一字,第一集中出现的全斗焕职务牌上的汉字军衔“少将”全斗焕”错写成“小将”全斗焕,直到第6集才被修改,但这一无心的错误却一直被网友沿用为对全斗焕的“爱称”。
“五学”的流行不止限于中国,在日本网络上也存在热衷于玩梗的庞大群体,并与其他国家的某些事件和人物相联系。著名画手左手王在最新嘲讽印度的漫画中玩了“妈当我假”和“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两个梗,隐藏在玩梗中的自嘲、暗中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是五学发展壮大并引起网络舆论广泛共鸣的土壤。
尽管《首尔之春》在中国(内地)影院上映的可能性近乎为零,但广大“五学家”对这段历史的狂热仍将持续下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希望未来有那么一天,可以让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到韩国波澜壮阔的民主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