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入中国市场的韩国食品呈现多元化,在煽热产业竞争的同时,正以各种味觉满足当地消费者。
作为韩国食品的代言词,巧克力派和辛拉面最先于90年代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进入千禧年后,多乐之日、巴黎贝甜等连锁面包店形成另一波食品主流,瞬间掀起消费热潮。而近来对华出口的韩国食品则以牛奶、泡菜、紫菜和点心等多类加工食品为主。
中国食品市场正迎来一个转折点:国民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时,追求高质食品的消费倾向愈加明显。加上在日本核辐射危险的影响下,质量过关、安全第一等成为中国食品消费的关键词。
以把关严格出名的韩国食品,恰好在这段“特殊时期”满足了中国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如香蕉牛奶,无论是在制作工序,还是外型包装和宣传上,均符合中国消费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需求。
以合作推进本土化是韩国食品企业在华的成功之道。如韩国希杰集团与北京最大食品企业二商集团创建的合资法人“二商希杰”,在北京豆腐市场占有率高达75%。旗下著名品牌“白玉豆腐”已被选定为奥运村指定豆腐食品,其成功之道在于融合中国企业的流通网络和韩国企业的尖端技术。近来金枪鱼罐头品牌“东源F&B”与中国光明集团签约合作亦是范例之一。
而好丽友则以彻底的独资经营方式在中国站稳脚跟。早在1993年进军中国市场的巧克力派,迅速积攒起大批人气,抬高了企业知名度。凭借在华佳绩,2012年好丽友年度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近5年时间内激增7倍之多。
准确把握住中国消费者的味觉疲劳期,即时对拳头产品更新换代,是好丽友在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近年推出的木糖醇口香糖、薯愿、呀土豆等,热销程度均高于巧克力派。
竞争必然带来优胜劣汰,不少韩国食品企业在汹涌的对华出口路上无奈敲响退堂鼓。如至今仍风靡韩国的柚子茶,中国市场初期并未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但供应商却已趋之若鹜,导致价格严重缩水,最后引起质量门失守问题。究其失败原因,该产品并未打造出一个专属品牌,仅依赖“韩国产”招牌必失人心。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胃口走上高端路线,韩企除差别化战略外,至少要做好五年市场规划。
(亚洲经济版权所有)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