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战我们可以想些什么

发稿时间 2013-07-31 09:55


对于63年前在韩半岛发生的那场战争,中国说“抗美援朝”,朝鲜叫“祖国解放战争”,韩国称“韩国战争”,美国及欧洲一般从韩国的叫法,而相对中立的称呼则是“6•25战争”。立场不同,对同一场战争的命名也就不同。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看来不只是中国人明白这个道理。

中国参战的部队,名为志愿军。按国际惯例,所谓志愿军,是民间人士自发组成的战斗团队。但中国明明是政府派兵,却名之为志愿,摆明了心有忌讳,不愿以国家的名义出头。而关于志愿军的对手,在中国诸多史料行文中,往往直接写美军。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应该是联合国军,共16国参战,包括泰国、希腊和埃塞俄比亚。

从认字开始,我们就被告知,那场战争是南方发动的。白纸黑字,言之凿凿。但今天,真相早已大白,是北方金日成企图统一半岛,率先发动了战争。那么,暂且不论此战结果让半岛北部老百姓熬过了怎样痛苦的60年,至少,当初决策把谎言写进教科书的人,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向我们道个歉?

中国为什么要参与那场战争?当时宣传的是“保家卫国”,意思是美国人想把战火烧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所有的报纸广播腔调一致,老百姓就热血沸腾了,捐款捐粮捐飞机。但说美国人想进攻中国,这如果不是有意误导,那么就是明显误判。后来美国解密的文件证明,他们没有进攻中国本土的意图,甚至那个不听政府招呼蓄意扩大战争规模的麦克阿瑟都被政府毫不犹豫地撤职了。

多少年来,中国官方一直都在强调,北韩的存在,为中国提供了战略缓冲,以此为自己当年参战寻找合法性与合理性。但在今天,只要是一个智力水平及格的人就可以知道,所谓的战略缓冲并不存在,反而是一种麻烦的发源地。

围绕那场战争,中国诞生了很多英雄,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被火烧死却一动不动,等等。如今想来,别人不说,只说邱少云,就有很多疑点,比如,他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那么,关于临死前他命令自己一定要坚守纪律绝不能暴露目标的想法,记者和作家何以会知道?

在中国,还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英雄儿女》,在防守阵地上,士兵死伤殆尽,只剩主人公王成一人,用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另有一位魏姓作家写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用白描手法叙述上甘岭战役之惨烈。子弹打光了,拚刺刀;刺刀折断了,用脚踢,用牙咬。作家高声赞叹,不少战士与敌人紧紧抱在一起,直到死后,都不肯松手。

这些就是我们少年时期的营养,我们被告知,要以这些人为楷模。这种仇恨教育,一定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疤痕,终生不褪。

实际上,韩战中,中国方面最有名的牺牲者,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坊间传言,说美机空袭时,本已躲进防空洞的他,突然想吃蛋炒饭,于是不听劝阻固执地回到司令部生起了炉火。袅袅升起的炊烟暴露了目标,招来了无情的航空炸弹。传言未必可信,另一种说法才是值得反复思量的:如果不是他死在朝鲜,毛泽东也许就不会又是“大跃进”又是“文革”的折腾中国了。

在战争中,美军的惯例是,每个士兵都随身带一块布,俗称投降书,上面用多种文字声明:“我是美国兵,我愿意投降,请不要伤害我。”而在韩战中被俘的中国士兵归国后,却被打入另册,终生遭受歧视,一段时间里,连他们的子女都抬不起头来,如果他们还有机会娶妻生子的话。

关于韩战,另有一个故事,说志愿军一个战斗小组趁黑劫营,悄悄摸上一处高地,美国大兵裹着睡袋,横七竖八,浑然不觉。这时,一名中国士兵拉开一个睡袋,在大白的月亮下,只见一张黑脸有如亮炭,两只大眼睛突然睁开,眼白一闪,形似闪电。这名中国士兵狂呼一声“鬼呀”,拔腿向山下奔去。美军受惊,纷起抵抗,于是一场完美的劫营行动就此告吹。

事后查明,原来,那名中国士兵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世界上还有黑人。

文/王元涛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