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韩中经济交流桥头堡,期待合作更上一层楼

发稿时间 2010-11-28 15:24

韩中携手争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说及威海与韩国的经济交流,可上溯至韩国古三国时代。在韩国史上新罗实现统一后,“海神”张保臬于公元823年在威海荣成市赤山南山脚下建了一座佛教寺院赤山法华院。建立寺院,是为当时在新罗坊、新罗村居住、经商的新罗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现今,人们所看到的赤山法华院是1988年在原来遗址上重新修建的,山顶上有巨大的明神铜像。赤山明神究竟何方神圣存有分歧,但以9世纪日本僧侣元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据,称其为张保皋的贤臣。

在韩中经济交流史上始终起“桥头堡”作用的威海市,地处距韩国最近的山东半岛最东端。城市三面环海、一面接陆,而且气候特征与韩国相似。而仅仅在20年前,威海还只是一个人口20万的小渔村,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威海市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282万,其中市区面积9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万。

得益于地理及政策优势,目前有21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威海,其中有1392家为韩企。有3万多韩国人在威海学习、工作和生活,每年去威旅游的韩国人近15万。如常所言,威海就是韩中经济交流的前沿基地。

威海与韩国,早在1990年就已开始正式来往,比韩中两国建交还早了2年。当年9月15日,“金桥号”从仁川出发,经17个小时海上航行,抵达威海,由此韩中开通了第一条海上航线。目前有到韩国的海上航线10条,空中航线2条,其中到韩国客混航线5条、每周15个航班。

威海还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与19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累计利用外资30多亿美元,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6亿美元。威海对韩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每年能达到近50亿美元,占威海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近40%。其中,对韩国出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子类、纺织服装类和农产品,从韩国进口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和高端电子产品。 威海已经成为韩国在中国重要的投资承接地、加工贸易基地和韩国商品集散地。

威海现存韩国投资企业中较有影响的有:三星重工(荣成)有限公司(总投资3.4亿美元)、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总投资9840万美元)、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9900万美元)、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800万美元)、三星电子数码打印机有限公司(总投资3980万美元)、威海威东航运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美元)、文登现代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900万美元)等。其中现代重工业于4月份进军当地。现代重工业投资4900万美元与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厂房为23万㎡,从2011年1月起正式启动,可年产300个用于2兆瓦风力发电机的涡轮。

威海市除了大企业,还对小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了解决韩国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每季度都会召开一次银企对话会,为韩国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为了给韩国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威海市也一直在努力引进韩国的银行到威海设立分行。

目前威海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和重大的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东省正在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

借此,威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导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和谐作为第一追求,积极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争当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先行者。

日前威海市市委书记王培廷称,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与韩国一衣带水的威海,衷心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友好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在现有的基础上共同探索新的合作领域。

他还称,热情好客的威海人民真诚地欢迎韩国的新老朋友到威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威海将以最真挚的热情、最优良的环境、最完善的服务与韩国朋友携手并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记者 洪海燕 shjhai@ajnews.co.kr
< 亚洲经济(ajnews.co.kr)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