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5岁以上人群就业率为63.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这是自1982年7月开始月度统计以来7月份的最高水平。失业人口为73.7万人,同比减少7万人。失业率降至2.5%。然而,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99.6万人,同比增加8.9万人。
主页社会
7월 취업자 17만2천명 증가…석달만에 10만명 웃돌아
韩国统计厅14日发布的《2024年7月就业动向》报告显示,上月15岁以上就业人口达2885.7万人,同比增加17.2万人。就业人口增幅从今年3月的17.3万人上升至4月的26.1万人,但在5月回落至8万人,6月小幅回升至9.6万人,连续两个月低于10万人。
上月15岁以上人群就业率为63.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这是自1982年7月开始月度统计以来7月份的最高水平。失业人口为73.7万人,同比减少7万人。失业率降至2.5%。然而,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99.6万人,同比增加8.9万人。
上月15岁以上人群就业率为63.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这是自1982年7月开始月度统计以来7月份的最高水平。失业人口为73.7万人,同比减少7万人。失业率降至2.5%。然而,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99.6万人,同比增加8.9万人。
从行业来看,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8.1万人,是2013年第10次产业分类调整以来的最大降幅。分析认为,除夏季高温及暴雨天气影响外,行业持续低迷也可能对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的制造业就业人口也减少1.1万人。相比之下,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业(11.7万人)、信息通信业(8.2万人)、运输仓储业(6.5万人)等行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内需疲软也影响就业市场。批发零售业减少6.4万人,连续5个月下降。住宿餐饮业增加3.4万人,增幅较5月(8万人)和6月(4.7万人)有所收窄。韩国统计厅社会统计局局长徐云珠(音)表示:“就业人口的恢复得益于近期增长的领域,如运输仓储、信息通信、专业科学和艺术等。去年7月相对较低的增幅(21.1万人)也可能对本月数据恢复有所贡献。”
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群体带动就业市场,青年就业人口减少趋势持续。上月60岁以上就业人口增加27.8万人,30多岁增加11万人,50多岁增加2.3万人。相比之下,15至29岁青年层就业人口减少14.9万人。
从就业时间来看,非全日制员工的就业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的就业人口增加35.7万人。其中,工作1至17小时的就业人口增加了14.3万,工作18至35小时的就业增加了 21.4 万。工作36小时或以上的就业人口减少了19.4 万。7月就业人口平均每周工作38.4小时,同比减少0.5小时,创7月份历史新低。
韩国政府密切关注建筑业和自营业态势,并于当日召开跨部门就业专门小组(TF)会议,发布了“建筑业就业支援方案”,主要包括加强对短工的培训支持和就业服务等。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尽管就业率连续30个月创历史新高,失业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建筑业和自营业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包括青年在内的就业弱势群体仍面临困境,企划财政部将加强对这些群体的就业援助。”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躺平"青年一年激增12% 短期就业显著增加
受去年年底的紧急戒严事态及内需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韩国15至29岁“躺平”青年人数同比增加12%以上。此外,就业人口中工作时间较短、希望增加工作机会的“非完全就业者”人数也显著上升。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9日数据,去年12月15至29岁“躺平”青年达41.1万人,较2023年12月的36.6万人增加12.3%。同期青年人口总数从830.6万人减至805.5万人,减少3%,但“躺平”人口依旧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躺平”人口指没有明确理由不工作且不求职的群体,统计时划入非经济活动人口。从过去几年来看,12月青年“躺平”人口在疫情高峰的2020年达到48.5万人后逐年下降,分别为2021年40.9万人、2022年40.6万人和2023年36.6万人,2024年时隔四年再次出现增长趋势。从去年5月起,“躺平”人口连续8个月同比增加。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青年“躺平”人口为42.1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1万人,为2020年44.8万人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失业青年也有所增加。2024年12月青年失业人数较2023年增加2000人,失业率从5.5%升至5.9%。 分析认为,疫后“就业暖风”逐渐消退,加上经济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导致青年就业指标迅速恶化。此外,“12·3紧急戒严事态”和济州航空坠机惨案及寒潮等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传统的年末消费热潮不复存在,对12月就业指标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找到工作的青年处境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去年12月就业青年中属于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人数达到13.3万人,同比(9.7万人)增加37.4%(3.6万人)。这是继疫情高峰期2020年(65.4%)之后的首次增长。 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但有意愿和能力增加工作时间的群体。这一群体在调查中表示“希望增加现有工作的工作时间”、“希望寻找额外工作”或“希望更换成可以增加工作时间的工作岗位”。统计上视这一群体为就业人口,但由于多为临时或短期工作,同时也称“非完全就业者”。 此外,长期失业青年人数也在持续增长。青年经济活动人口附加调查数据显示,去年5月未就业时长超过三年的青年人口为23.8万人,同比增加9.3%(2万人)。未就业时长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青年人数也同比增长12.4%(2万人)。 16日,在首尔瑞草区举行的“2025公共机关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查看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14:17:33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或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0:14:23 -
韩国外籍就业人口首破百万 近九成月薪过万
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截至今年5月,韩国15岁以上外籍常住人口为156.1万人,与2022年的130.2万人相比,两年内增加25.9万人(19.9%)。其中,近五年内获得韩国籍的常住人口为5.1万人,与去年持平。 外籍常住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在今年达到101万,首次突破100万人。这一数据自2015年首次突破80万人后,直至2022年(84.3万人)始终维持在80多万水平,随后在2023年增至92.3万人,今年突破100万人大关。 外籍就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外籍人口的整体增长与就业签证配额的扩大。今年韩国雇用许可制配额达到16.5万人,较去年的12万人增加4.5万,接近2020年5.6万人的三倍。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配额并非必须达到,但配额的大幅增加推动外籍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无疑。此外,中小企业和农渔行业对扩大雇用许可配额的需求增加,未来外籍常住人口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从行业来看,外籍就业人口从事行业最多的是矿业及制造业,达到46.1万人(45.6%),其次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行业从业人数为19.1万人(18.9%)。此外,商业、个人及公共服务业共计14.4万人(14.2%),建筑业为10.8万人(10.6%),农林渔业为8.4万人(8.3%)。 从国籍来看,外籍常住就业人口中有92%(93万人)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籍朝鲜族34.1万人(33.8%),占比最大;其次是越南籍12.3万人(12.2%)和非朝鲜族中国籍4.2万人(4.2%)。 外籍就业人口中,月薪在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上的达到35.4万人,占比37.1%;月薪在200万至300万韩元之间的为48.9万人,占比51.2%。此外,月薪100万至200万韩元的为8.1万人(8.4%),月薪低于100万韩元的为3.2万人(3.3%)。 调查显示,韩国外籍常住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达84.3%,但有17.4%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有过国籍或韩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遭受歧视的情况。调查还显示,有子女的外籍常住居民人数为87.5万人,平均子女数量为1.6人。 韩国统计厅发布《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8 11:31:17 -
疫情影响就业超过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与非正式员工复苏乏力
韩国劳动研究院19日发布《新冠疫情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韩国企业的就业率相比2019年底下降1.9%,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暴发后,所有规模的企业就业人数均有所减少,但大型企业和员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较其他规模企业就业减少程度较小。 疫情发生两年半后,整体就业率增长1.2%并超过疫前水平,但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型企业就业增长率为0.7%,恢复至疫前水平;而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为-1.2%,不及疫前。从企业常雇员工数量来看,500人以下企业的就业增长率为负值,而500人以上企业为2%,高于疫前水平。 从就业形式来看,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两年半后正式员工就业人数恢复至疫前水平,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则较疫情初期进一步减少。也就是说,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但恢复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 报告进一步指出,按企业年度就业增长率把企业划分为就业减少(-5%以下)、就业持平(-5%至5%)和就业增加(5%以上)三类来看时,疫前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25.3%,疫后则增至48.9%,几乎翻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40.5%,而新冠疫情期间这一比例较前者高出8.4个百分点。年度就业负增长超过20%的企业比例在疫后达到28.7%,也高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2.9%。 疫情扩散期间,约40%的企业通过灵活工作制度、停工等措施应对疫情,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采取上述应对措施的比例也越高。公共机构中约有70%至80%采取措施灵活应对疫情,而私营企业这一比例仅为约40%。 调查还显示,疫情发生两年半后,采取疫情应对措施的企业就业增长率高于未采取措施的企业,但选择“裁员”作为应对方式的企业未能恢复至疫前就业水平。此外,申请或获得“就业稳定资金”或“就业维持补贴”的企业占比在2020年为17.9%,2022年为17.5%,均不到全体企业的五分之一。 报告总结称,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就业减少,但随着企业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大约两年后就业水平逐步恢复,但恢复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对此,未来还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更多支援政策,并进一步扩大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与就业稳定的制度体系。 18日,在首尔一处就业中心内,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9 1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