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童”——专访韩国弘益大学韩国语教育专业教授金玲

发稿时间 2021-04-27 08:38
2020年虽然经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在韩外国留学生人数仍保持着15万人的规模,其中中国留学生占到整体的四成以上。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的韩国对于许多有着留学梦的中国学子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由于韩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中国大学有很多不同,而且很多中国学生高中毕业后就立即进入韩国大学学习,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的突然转换,加上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很多中国学生对将要完成的学业乃至韩国生活担忧加剧。为此,本报采访到韩国弘益大学韩国语教育专业金玲教授,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大学老师,金玲教授在中国学生之间有着极高的人气,而她对于韩国留学、韩中教育理念等有着自己的看法。

▲金玲教授所在的弘益大学对老师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评价人就是朝夕相处的学生,教学过程中一个小的失误或疏忽可能就会导致失去学生信任,想要拿到高分评价更是难上加难。但在去年的评分标上,金玲教授蝉联榜首。如何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呢?

金玲教授:学生给我的评语中,写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亲和力。因为自己也经历过留学生活,所以非常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在教学和生活中,通过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首先在情感和态度上得到学生们的信任和接纳。在学期初,会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个人信息,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等。在课堂上会综合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互动。课外也会对学生定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的学生大多是大一新生,包括来自中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因此相比其他年级的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就中国留学生而言,首先要帮助他们尽快做到身份的转换,适应韩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教授们在提到中国留学生的特点时说道,相对韩国学生中国留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协作能力。大多留学生还是停留在高中时期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通过营造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提供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环境。

▲新冠疫情发生后,线上授课已经非常普遍。很多学生反映线上授课缺乏与教授的互动,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反馈,金玲教授也对这一授课方式“吐槽”一番。

金玲教授: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是持续正常教学进度的最佳的选择,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相比线下授课,线上授课导致教师们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例如需要在网上操作的课件,作业批复量明显增多。

其次,学习效率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好把握。2至3个小时的课程,学生们很难做到全程集中,教师也比较难把控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语言类课程在很多环节上需要互动,不仅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一环。不过线上授课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无法考虑交际时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情感状态、语境和场景等,很多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

另外,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线上考试容易让一部分学生进行作弊,即便用录像等方式但也很难百分百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这也导致学生最终成绩测评以及奖学金等一系列教学不公平问题。

▲许多初次来韩留学的中国学生反映,不太适应韩国大学的“氛围”。除了文化方面的差异,其实从专业人士角度来看,两国在教育理论方面的差异是导致“氛围”不同的主要原因。作为韩国语教育专业的教授,金玲教授对韩中两国韩国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上的不同进行了比较。

金玲教授:我在国内本硕读的是对外汉语,而且也没有国内韩国语的授课经验,因此对国内目前的教育方式可能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但就基于在韩国的教学经验来看,韩国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借鉴了很多西方的语言理论和英语的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育课程上开设了很多实践类的课,教学内容也以活动为中心。具体而言,韩国语教育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结果教学法(product oriented)转变为过程教学法(process oriented),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近年来由于韩国人口的减少,很多大学出现了招不满预期学生人数的尴尬情况,还有的学校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降低门槛、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有观点说,正是这种做法,导致了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金玲教授对此有不同看法。

金玲教授:所谓的降低门槛,包括对留学生的签证审核以及入学资格相对宽松,对学生的高考分数和语言能力要求降低。我也认同需要对留学生的入学资格进行严格把控,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负责,盲目招生导致对学生管理不善,学生也学无所成。

但就从学校的功能和教育的目的本质而言,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书育人。当然基本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是需要严格要求的,但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的管理和教育,可以通过提升学生自我的学习意识,以及加强对学生学分和专业能力的考核,使得学生能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学以致用。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金玲教授根据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感受,对高校教育和留学的优缺点表达了观点。

金玲教授:中国的高校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都在不断提高,得到了均衡发展。

我单从教学方法来讲,国内学校教育中还是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具体而言:一是教育的功利化现象还很严重。一直以来基础教育都围绕着中高考,虽然国内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高考仍然是最强的指挥棒”,因此教学方式依然重知识和记忆,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到了大学,仍在延续,学生很难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高校课程安排,大多还是以统一的课程、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教学程度来制造出统一的教育成品。因此缺少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教师太注重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特性。

我个人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功能还是应该注重“育人”,但国内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获得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功能。

因此学生个人的独特性被局限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个体性从根本上受到忽视。强调知识,却没有引导知识以应有的人文关怀。考试和资格证硬性要求,大量地占据了学生的思想与活动空间,使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扬。

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高,从而忽视了教学能力,更多的经历花在个人的业绩考核项目等。这样的教育造成了一方面是教师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对学生怠慢。

希望学生们具有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社会洞察能力,积极去感受和体验。跟进时代的发展和实时变化,寻求更多的机会。希望你们能充分享受这段美好的学习和留学时光,在学习中发现、体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满怀善意的“永远的孩童”。
 

韩国弘益大学韩国语教育专业教授金玲 【图片=亚洲日报】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