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海外华媒何去何从?

发稿时间 2015-08-25 17:12
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关键字——老戏新唱
 

 

8月22日,第八届华文媒体论坛举行以“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为主题的高端论坛。【中新社供图】


(亚洲经济记者 林芳浚=贵州报道)“情系桑梓、融通中外”,这是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向“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致信中对海外华媒人士做出的指示。

2015年8月22-23日,以“海外华文媒体200年——薪火传承与时代担当”为主题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圆满落幕。本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恰逢海外华文媒体诞生200周年。论坛以“联谊、交流、研讨、发展”为宗旨,共同探讨了海外华文媒体的职责,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转型与使命担当。

本届论坛一共有来自五大洲63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家华文媒体、451位代表出席,是自创办以来境外国家和地区媒体参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届。论坛还特别迎来了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及副主任何亚非、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还有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等有影响力的媒体负责人。
 

8月23日,中新社——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创新平台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社供图】


论坛自开幕以来,紧紧围绕着“转型”、“大数据”、“新媒体”、“跨界融合”等热词,为华媒人士开辟了极为广阔的讨论空间。海内外媒体在分组论坛上就华文媒体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华文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华文媒体的文化传承、媒介融合下的全球华文媒体、“互联网+”下的华文媒体、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在高端论坛上,海内外代表媒体高层围绕“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话题进行精彩演说。

这意味着象征着传统的海外华媒,在肩负历史传承使命的同时,开始展开双臂迎接新媒体时代下的转型挑战或是跨界融合,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与国际搭桥铺路。这可以说是本届论坛最有意义的点睛之处,也象征着海外华媒全面挺进新媒体舞台的标志性时刻。

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总体数量高达5000多万人,海外华文媒体有千余家。这些华文媒体仍大量保留了报纸、杂志、周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介形态,同时配有网站。在新媒体时代下,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着挑战和困境。

正如何亚非副主任在闭幕式上的致辞,在当今的互联网信息化新时代,海外华文媒体面临多媒体冲击、传播力和话语权相对欠缺等多种挑战,传统媒体甚至到了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华文媒体只有抓住中国发展与民族复兴下的重大机遇,走融合式发展之路,才能在新形势下继续前行。

就此,不少华媒专家给出了传统媒介接轨新媒体的解决方案,如提高用户体验度、与国内媒体接轨等,另有华媒高层并强调“内容为王”的纸媒转型出路,指出因地制宜利用“人在海外”的现有资源,把内容加精、做实,才能吸引读者群。在论坛上,多年来困扰海外华媒的收益难题,也随着讨论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得以体现,甚至出现“抛弃传统纸媒广告收入,致力于新媒体广告投放”的精辟见解。
 

8月22日,参加论坛嘉宾合影留念。【中新社供图】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虽然存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低下等问题,但传统华媒应客观看待并认可其强大的颠覆力量,在最快时间内利用其发展潜力,才能顺应时代趋势,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融入主流社会。先前常被提到的“报网结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结合当地资源,利用人气社交平台、资讯应用等新媒体发声,才能调动起海外中文新闻从业者的积极性。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新闻社与地方省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开放性、高层次、国际性的全球华文传媒峰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论坛自2001年创立至今已举办八届,规模与影响力逐届提升,已成为全球华文媒体间沟通交流、寻求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高层峰会。目前,已在长沙、武汉、南京、成都、上海、重庆、青岛举办过七届。本届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主办,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侨务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新闻社贵州分社承办。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23日举行的闭幕式上,由中国新闻社倡导创立的,旨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实现共同发展的“中新社—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创新平台”正式启动。此外,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第一个“产业中心”机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产业中心”成立,并落户贵阳。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