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发稿时间 2019-03-31 15:22
“未富先老”这个词儿最近常见于中国的网络或报端。它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人口老龄化,还有一个就是国民富裕程度,用指标来说就是人均GDP或国民收入。这个词通俗点儿解释就是形容一个经济体在尚未达到富裕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步入了老龄社会。但中国真的是“未富先老”吗?
 

[图片来源 网络]


根据国际上一般对老龄社会的定义,中国从2000年就已开始人口老龄化,但至今尚未完全步入老龄社会,只能称作老龄化社会。不过很多中国人还是能切身感受到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已上升到17.9%,16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4.3%,这样可以计算出16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约为17.8%。由此可见处于年龄层两端的人口占比已基本持平,甚至老年人已经开始要略多于儿童青少年了。

也许更令人感到悲观的是,2018年全年中国只出生了1523万人,这是自1952年开始统计这个数据以来出现的最低值,比2017年的1723万人还少了200万之多,降幅比达到11.6%。这意味着从2015年实施的全面二胎政策虽带动了一部分二胎生育,但整体上并未达到增加新生儿总数的效果。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会越来越严峻,中国将加快步入老龄社会。

不过以上统计数据来自于年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金,正面临着全面经济结构深化调整与产业大升级的中国。尽管在世界银行排名中,中国才近身到中等偏上收入地区,但作为14亿人口大国来讲,通过40年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能取得今日成果已实属不易。虽然中国人均GDP在绝对数值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从整体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增速来讲远远优于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发达国家。

中国要想跻身到高收入国家的阵营,实现人均GDP和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的确要克服“未富先老”这个世界性难题。不过挑战即是机遇,如何处理老龄社会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社会对老年人的固有观念,激发老年人的经济活力和完善老年人的基础福利与增值服务,是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副作用影响的四个主要方面。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行动起来,在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这个世界大趋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应对战略。

老龄化社会的确给我们的经济与生活带来不少变化与挑战,但也可以看到有不少先头企业已经瞅准机遇开始早早布局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的人类社会肯定比今天更美好,解决老龄化问题不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大力呼吁,更多则需依赖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去积极调动创新精神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准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痛点,深挖老年人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切实解决企业内部人员的父母养老和关怀问题,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有雇佣主要劳动人口层的企业真正动起来发挥作用,整个社会才会彻底地改变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态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用”,以此来打破传统老龄化发展的魔咒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同步稳健增长。
 

 

本文作者:韩国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aSSIST)主任教授黄菲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